营收大增效率提升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大背景向好,但要抓住机会依然需要局内玩家基于对行业的本质洞察进行持续投入和布局。 结合达达集团近期以来的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支撑其业绩向好的因素除了外部环境外,其自身基于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的诸多布局才是关键。 首先是对线下零售实现广泛连接的京东到家,整体来看,抓住市场发展的窗口期,京东到家加速在区域、品类、渠道、合作方四个方面进行了拓展。 具体来看,在区域方面,下沉市场是京东到家当前的发力重点。除沃尔玛、永辉超市等头部商超外,本季度京东到家还新签约欧亚、振华超市等逾 20 家百强及区域龙头超市,与家家悦、步步高等区域龙头加深合作,发力下沉市场。在 11 月 20 日上午的投资者电话会上,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 CEO 蒯佳祺表示,截至三季度,京东到家已覆盖全国超过 1200 个县区市,单季新增 200 多个县区市。低线城市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 170%。 品类方面,京东到家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3C 数码是典型尝试。
从去年开始,京东到家就开始布局 3C 数码领域,拓宽了即时零售的边界。今年,京东到家更是与全国数十家 Apple 授权经销商达成合作,完成门店陆续独家上线,提供了在京东到家上买 iPhone12 且 1 小时送达的体验。 在达达集团持续优化业务模型的同时,到家赛道的发展红利在持续释放。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商超到家行业市场规模距成熟市场仍有较大空间,预计 2023 年超市零售线上渗透率将达到 10.6%, GMV 将达到 3854 亿元。而在即时零售发展成熟期,线上渗透率则有望超过 30%。 达达的表现与行业趋势一致: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达达快手在 11 月 12 日实现平台日配送单量突破 1000 万,创下平台峰值新纪录。11 日 10-11 时,平台配送单量超 110 万,破平台同期 1 小时单量峰值纪录。11 月1-12 日,平台整体配送履约率达 99% 以上。 整体上,即时配送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大,消费者的习惯与商家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即时配送市场进一步发展。 作为深耕这一领域的玩家,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后,达达集团围绕商流和物流的建设也在持续进行。而这些围绕内容的耕耘,是决定达达未来前景的关键。 开拓下沉,持续提效 在一众新经济公司中,达达集团的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 由达达快送与京东到家合并而来的达达集团,基本盘分为两块:一是京东到家通过对线下零售的广泛连接,实现巨量 SKU 的实时网络售卖;二是达达快送通过对骑手的广泛连接,实现巨量包裹的快速配送。 达达集团本季度除总营收同比增长 85.5% 外,其他各项数据也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三季度财报显示: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达达快送平台配送订单量为 10 亿单。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 213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同期的总交易额为 10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2.9%。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为 3730 万,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同期的活跃消费者为 2110 万,同比增长 77.1%。 从数据可以看出,达达与京东到家双轮驱动的网络效应在持续增强。
达达集团业绩持续向好不可忽视的一大外因是疫情。 New Street Research 首次覆盖达达集团,增速可期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40 美元; 高盛给予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至 36 美元; 海通国际认为达达集团确认良好基本面,上调目标价至 38.8 美元。 从财报来看,达达的表现没有令人失望。三季度财报显示: 达达本季总营收为 13.02 亿元人民币,2019 年同期为 7.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5.5%。 达达快送平台营收同比增长 81.3% 至 7.19 亿元人民币, 2019 年同期营收为 3.97 亿元人民币。 京东到家平台营收同比增长 91% 至 5.83 亿元人民币,2019 年同期营收为 3.05 亿元人民币。 营收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达达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在缩小,财报显示,归属于达达集团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4.34 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6.85 亿元人民币。 一增一降之间,达达集团规模效应持续而运营效率提高的迹象已经愈发明显。 今年以来,到家赛道爆发,作为其中的头部玩家,达达集团的表现是整个即时零售市场的切面反映: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达达集团在内功上做了哪些修炼?这些布局对达达以及行业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营收大增,亏损收窄 先来详细拆解一下达达的这份财报。 达达集团本季度取得营业收入 13.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 85.5%;公司 Non-GAAP 下净亏损为 3.24 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 21.2%,同比持续呈现收窄趋势。
收入组成上,以本地即时配送服务达达快送及本地即时零售服务京东到家为主的服务收入为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总收入比例接近 99%;而商品销售收入仅为 1400 万元人民币。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