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淮南站长网 (https://www.0554zz.cn/)- 管理运维、图像技术、智能营销、专属主机、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云计算市场呈爆发之势

发布时间:2021-02-15 17:03:52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仅仅十多年,Chrome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了浏览器。我们的浏览器内核发展编年史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纵观整个发展史,我们既可以看到Netspace被击败后又改头换面重新爬起一直活到现在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看到IE因高处不胜寒而不思进取最终落得了基于Chromiu

仅仅十多年,Chrome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定义了浏览器。我们的浏览器内核发展编年史到这里也就接近尾声了。纵观整个发展史,我们既可以看到Netspace被击败后又改头换面重新爬起一直活到现在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看到IE因“高处不胜寒”而不思进取最终落得了“基于Chromium”的悲惨境地,还可以看到小众却优雅的Opera深藏功与名,却参与开发了目前占有率最大的Blink内核的逆袭故事,最后还得感叹一下苹果强大的实力,真是个干啥啥就能成为主流、高端的神奇公司。

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有人大起大落依旧过的很不错,有人因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渐渐被边缘化,有人默默无闻却飞黄腾达,有的人天生就牛逼。当我们看透了这些,也就能释然地度过一生。

 

同样是2003年,Opera闷声发大财,悄悄的发布了Opera7并带来了Presto内核。玩了几年自己的内核后,又跑去跟Google一起开发Blink内核。跟大佬一起共事的肯定也是大佬,那这个Opera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Google的Blink来源于苹果开源的Webkit,而苹果的开源的Webkit来源于KHTML项目,很多KHTML的贡献者其实是来自于Trolltech。因此,Google Chrome和Safari这个分支其实是来自于Trolltech。

Trolltech也是一家挪威公司,有著名框架项目QT,而且公司就在Opera的楼下。很多员工彼此都是好朋友,连代码都是部分共享的,KHTML和Opera的自有引擎Presto架构非常类似”。换句话说,这三个浏览器内核,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的代码与思路是一样的。

2008年,Google携Chrome参战!Chorme相比于其他竞争者,界面更加简洁,异常好用。2009年底,谷歌推出了Chrome扩展库,使用户可以安装具有额外功能的第三方插件,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仅一年就有了8500多个扩展和1500多个浏览器主题。这也使得Chrome用户激增,从年初的4000万增长到2010年底的1.2亿!。2012年夏天,Chrome占有31%的市场份额,取代IE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浏览器。

微软为了遏制Chrome,从09年开始频繁更新IE和Trident内核版本号,当年就发布了Trident4.0,11年5.0,12年6.0,13年7.0,在2015年极致优化并改名为EdgeHTML并跟随Win10同步发布,但最终无力回天,转投Chromium怀抱,在2020年1月发布了全新的Edge!

2011年,Firefox5发布,自此Gecko内核的版本号于Firefox的版本号完全同步,比如你用的是Firefox55,那么你的内核版本就是Gecko55。

2013年,Google和Opera决定合作开发Blink内核,并在13年4月发布第一版。但是早在2010年,苹果就已经发布了Webkit2。Webkit2的目标是将元件抽象化,并提供更干净的网页渲染,而谷歌却希望在浏览器的开发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避免与上游冲突,更可透过移除Chrome没有使用的组件而简化自己的程序库。

于是Blink早期完全复制了Webkit,之后删除了与自身无关的代码,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内核进行改革。

从13年至今,Google积极利用其市场地位,扩大Chrome在全球的覆盖范围,并开发新的工具,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网络生活方式。

 

在1995-1999的“第一次浏览器大战”期间,除了97年微软IE4.0发布并带来了Trident内核之外,还有几件值得一提的事。首先是96年Opera浏览器首次亮相,这是一个一直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却一直存在至今,活得还挺好的一个浏览器。

然后就是98年网景公司为了挽回败局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开放自己的源代码并搞出了Gecko内核,虽然公司最终失败了,但是却留下了Gecko内核这颗希望的种子。

同年Mozilla组织出现,原网景公司的一批大神也都转入这个开源组织继续进行Gecko内核的开发工作,他们不甘心就此失败,于02年开发出了Phoenix浏览器,取其“凤凰涅槃”之意。

后面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冲突,改名Firebird,但没想到有一个开源数据库居然也叫Firebird,最后只能定名为Firefox(火狐浏览器)。所以可以将Firefox理解为涅槃重生的网景浏览器,浏览器战争又一次打响了,至今也远远看不到结束,中间还有各路豪强纷纷入局,颇有楚汉三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味道!

时间来到了2003年,苹果发布了Safair浏览器并在05年开源了Safair的内核,也就是现在占领了浏览器大半江山的Webkit内核。

Chrome早期也用的是Webkit内核,后面基于Webkit开发出了Blink内核。并且开源了一个浏览器项目Chromium,而目前几乎所有的浏览器都是基于Chromium的套壳再创造,所以Webkit的占有率高的吓人。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