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将为隐私带来竞技还是希望?
发布时间:2021-11-23 16:29:09 所属栏目:交互 来源:互联网
导读:英国《卫报》发表文章对普适计算浪潮下隐私的未来地位进行评述。文章认为普适计算和Web 2.0时代之间的根本差异让人们有理由对隐私保持乐观立场,普适计算的核心要素是个性化和定制,而个别定制过程中,势必要考虑隐私偏好和控制。隐私的命运与物联网紧密结合
英国《卫报》发表文章对普适计算浪潮下隐私的未来地位进行评述。文章认为普适计算和Web 2.0时代之间的根本差异让人们有理由对隐私保持乐观立场,普适计算的核心要素是个性化和定制,而个别定制过程中,势必要考虑隐私偏好和控制。隐私的命运与物联网紧密结合。如果普适计算的实现能够以一种开放、多元、创新、富含价值的方式进行,隐私也许就能拥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以下为全文内容: 隐私是当前高科技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我们即将迎来普适计算时代(Pervasive Computing),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中,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数十亿相互连通的设备、系统和服务,不断处理着个人数据,而隐私将何去何从? 在商业互联网时代的早期,隐私权已经陷入堪忧境地,悲观主义者概言之,“隐私已逝,永别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是复杂的、捉摸不透的。有些人可能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他们的个人数据被剥开保护外衣,自己的搜索历史被追踪,在网络上的浏览记录被翻查。 当前的在线服务,尤其是跨平台的技术提供商,几乎未能为人们提供能够有效保护和控制个人信息的途径。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随着普适计算时代的到来,对隐私的扞卫能否登上一个台阶。物联网成为坚实基石,普适计算将技术与现实世界无缝镶嵌,使科技产品与物理环境互联互通。 如果互联网是一切的基准平台,那么这个高度互通的新世界只会让隐私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更多的服务和产品意味着将生成和交换更多的数据,从而使数据在数量上增多,并变得更加复杂,这可能会导致人们控制数据的力度下降。隐私则成为可悲的牺牲品。这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知名的技术供应商拥有着用技术影响世界的强大力量和浓厚兴趣,隐私只能在夹缝中勉强求生。数以十亿计的芯片、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则是谋杀隐私的利器。许多有关未来隐私何去何从的预测都体现出这种悲观色彩。 但我们仍有保持乐观的理由。普适计算和Web 2.0时代之间的根本差异赋予了我们一丝希望。 第一个区别是,普适计算时代使许多技术成为人们所熟悉的有形形态。这有助于用户对隐私问题产生更直观、更具体可感的认识。例如,人们不难理解,按时间查看网络浏览历史和谷歌眼镜完全是两码事。 对隐私的警觉意识的提高可以激发人们采取行动扞卫隐私,这就是希望所在。 第二项区别在于,技术本身可以激发人们的行动。Web 2.0提供的产品往往是一刀切式,无视个性需求。普适计算是由个别需求为核心动力,注重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和体验。在这种理念下,普适计算背后的技术也有望为人们提供控制个人数据的机会。 ![]()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