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计算产业角度看国家“新基建”
发布时间:2021-06-06 18:37:53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全国两会刚结束,作为一个IT从业者,对本次提出的新基建感到兴奋。 新基建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更能通过其二次影响力,爆发出更大的消费市场,让我们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其影响力并参与其中,从而真正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有了新基建的顶层支
全国“两会”刚结束,作为一个IT从业者,对本次提出的“新基建”感到兴奋。
“新基建”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更能通过其二次影响力,爆发出更大的消费市场,让我们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其影响力并参与其中,从而真正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云计算的角度来看,有了“新基建”的顶层支持,其使命又加了一条:为国家的消费和增长做贡献。
云计算能为国家的“新基建”提供辅助,因为近几年其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关键领域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下面我将这些突破性的发展做一下简单的小结。以后有机会我也会根据不同的角度做更多的深入分析。
公有云已经逐步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首选
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由于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原生采纳率不断攀升,促进了云计算的使用率不断提升。目前建设IDC的企业,已经很少见了,即便要建,目前也开始首选私有云。这个现象在我经历这几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基本上都是如此。
从网络资源角度看:目前研发面向C端的业务系统,由于企业自行建设带宽的成本过高,而且无法准确预估并发量,也很容易造成浪费,所以公有云的LB一般都是首选。
从成本上看:企业自己机房,不但要确保物理设施安全,还需要确保网络、电力、环境符合要求,其成本与收入不成正比时,将显得很不划算。另外,系统和应用的安全监控,也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大幅增加,所以成本上公有云的优势较为明显。
从易操作性的角度看:公有云的操作性越来越简单,已经成为很多运维工程的入门必选课。对新用户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也有利于公有云的推广。
云原生技术作为底座已经成熟
云原生技术从几年前的概念,已经逐步变成了现在的流行名词,采纳率不断攀升的同时,其理念也开始影响着系统设计者。众多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开始了云化的设计。
云原生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表现在:
1、Kubernetes成为了容器编排实际标准,逐步实现编排统一化。
K8S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PaaS资源编排工具,技术标准上已经完成了大统一,而且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可以编排的对象,也从最初的容器对象,变为能成为资源的众多对象进行编排。同时与产业的结合也愈加紧密,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其影子。
2、云中间件产品能力不断增强。
服务治理和应用逻辑所需要的中间件,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固定服务,演变为具备弹性、动态等特性,并与具体应用进行解耦。通过更加强大动态监控、故障自动恢复等技术,已经为云上应用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Service Mesh将服务治理与业务逻辑解耦,并将服务治理能力下沉到基础设施,让开发人员更加关注业务本身。Serverless将这种业务专注性进一步聚焦,让开发人员可以无需关注基础设施的存在,还可以实现成本的按需付费,极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为业务提供了优秀的可伸缩性。
3、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对云原生的依赖性增强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作为近几年爆发并广泛接纳的解决方案,对公有云和云原生技术的依赖性已经明显增强,主要是因为开发环境、运维环境等的转变而带动的。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基础支撑是PaaS层,也可以被整合为技术中台,三者的结合,为业务的多样性研发增加了新的方法。业务中台的微服务,数据中台的数据多样性,都需要更强壮的技术支撑,而云原生技术刚好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