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薛其坤将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大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年来,薛其坤也关注量子信息领域,2017 年出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讲解的科学家正是薛其坤。 位于深圳的南科大即将在下个月迎来 10 周年校庆。2010 年 12 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12 年 4 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作为一所创新型大学,年轻的南科大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据南科大官网,作为一所新创大学,学校根据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面向国家和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理、工、医学学科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会学科与管理学科。学校目前已成立 25 个院系、中心,开设 30 个本科专业。2018 年,南科大入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获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6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 4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更厉害的是,那些给他业务的人,不仅仅是生意上合作的关系,还一个个被他处成了朋友。这一点,让人不得不服。 原本说待两个月就走的季琦,过完两个月又是两个月,一直到两年以后才离开。 离开不是因为混不下去,而是因为要出国。那年头,在国内混得好不算本事,能出国才算本事。更何况季琦的老婆在美国上学。1994 年,他放弃了单位分的房子,带着 1 万美元,以陪读的身份去到美国。 1994 年 9 月 17 日,季琦遇到了他人生的“震撼时刻”。那天,他去硅谷甲骨文公司找同学玩,第一次见到了互联网。当他看到要查询的信息从电脑上显示出来时,不禁惊叹道:“这也太神奇了吧!” 如同马云第一次见到互联网的反应一样,季琦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他心里激动万分,模模糊糊觉得,自己未来的生活也许会和这个东西息息相关。 他在美国没有待多长时间。虽然也在那边上学、打工,但是却发现,如果留在美国,日后几十年的日子可以一眼看到底,这和当初留在学校当老师又有什么区别呢?而反观国内这边,正在风起云涌,创业大潮已经袭来。 于是,1995 年,季琦回国了。回国第二天,一位以前做业务认识的老板正好来上海,晚上叫他一起出去娱乐,听说他刚回国还没工作,就让他到自己的公司来上班。 就这样,季琦成了中化英华公司华东区总经理。他用了一年半时间,以公司给的 10 万元资金启动,做成了 3000 多万的生意。成为公司的一棵摇钱树。 但是后来,随着公司整个被别人收购,季琦只好离开。 1997 年 9 月,季琦决定自己创业,不再寄人篱下了。他成立了一家名为“协成”的公司,做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的第一个单子来得很顺利。季琦给原来的客户打个电话,说我现在出来自己干了,有业务的话帮衬一下。客户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一个百万大单。协成的业务,就这么做起来了。 1999 年,季琦在甲骨文工作的同学万超介绍了梁建章给他认识,俩人一见如故,很快谈起共同的创业理想。 对于创业,他俩倒是很搭配——梁建章懂技术,季琦懂销售和管理。但是还缺一个人,就是财务和融资。 梁建章说:我有一个很好的人选。 季琦问:谁?
梁建章说:你的校友,沈南鹏。 随着找他装电脑和组网的人越来越多,他干脆和同学开了一家电脑公司,搞起了兼职。等 1992 年硕士毕业时,他手里已经攒下了好几万块钱。 兼职的同时,季琦的学业也没有放下。他的论文在 1992 年的国际机器人年会上发表。系主任希望他能留校任教。 在教师办公室里,系主任目光殷切,而季琦却眼盯着那陈旧而凌乱的办公桌,想着如果留校的话,这可能就是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日子,心里不禁升起了深深的恐惧,赶紧拒绝了主任的好意。 他把简历投给了美国日化巨头宝洁,通过层层筛选,拿到了最终的 offer。但得知签宝洁就要把户口迁到广东南海时,他犹豫了。 对留在上海的渴望,最终让季琦放弃了宝洁的机会,而是随便找了一家能落户的上海企业——上海计算机服务公司。 季琦很清楚,自己是不会在这里长待的,就是过渡一下,把户口落下,混几个月就走。
在入职报到那天,他手握大哥大,腰揣随身听,拍着公司总经理的肩膀说:“胡老板,可能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走人,公司的这点工资对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