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递稳守一哥宝座?
当前快递行业赛道上的竞争可以说异常激烈,对于赛道上的玩家而言,探寻新的出路已经势在必行。中通也在积极谋求变化,开始探索新出路,将单一的快递竞争转变为全链路的竞争。 在电商增速逐渐放缓以及单票利润越来越低、消费者对于快递的服务和实效性更加重视的情况下,航空订单和冷链业务正在逐渐成为物流行业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普通陆运件利润不断被挤压,快递公司都在寻找高利润附加值的业务线;而且航空货运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冷链除了运输生鲜冷冻产品外,随着在线医疗的不断发展,冷链将为特殊药品的运输提供便利,让大众看到冷链业务的前景。 为此,中通推出“星联航空”服务品牌,为用户提供同城即配、全国航空即日件、当日达、次日达等和全球 72h 稳定、高效的门到门特快专递服务。同时,价格以 7.5 折对标顺丰的同类产品,剑指高端市场。 但这条路同样需要面临一些风险。一方面仍然是来自于竞争挑战,在今年,京东以 30 亿元收购跨越速运,其前身就是深耕在航空货运领域;圆通作为通达系中唯一拥有航空机队的公司,获得阿里 66 亿增持,将于圆通在航空资源上与菜鸟做协同。 更别说在国内航空货运领域有绝对话语权的顺丰,就如同一座大山挡在中通快递未来发展道路上,面对消费者习惯性地将重要物品或文件通过顺丰邮寄。中通快递想要撼动其地位,抢夺高端市场用户就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航空订单和冷链业务的投入依然会抬高中通的成本费用,在竞争同样残酷以及高成本投入的背景下,带给中通的利润可能仍然会存在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
11 月中通快递一共获得 22 位分析师评级,其中买入和强力推荐共 19 个。整体来看,分析师对中通快递的整体是看好的。 据中通快递集团首席财务官颜惠萍表示,本季度我们的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同比下降 9.0%,即 8 分钱,且公司的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仍维持在 5.6% 的低水平。中通快递单票价格下降幅度在同业中最低。 新老对手不断进犯,中通不得不降低迎战。 价格战压低单票价格也是导致此次财报增营收不涨利润的原因。 顺丰、京东、拼多多目前都在做低价快递。顺丰推出的“特惠专配”,主要为 3000 单以上的电商商家提供每单4-5 元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基本与通达系齐平;京东也推出众邮快递专为 3kg 的电商包裹服务;还有与拼多多暧昧不清的极兔快递都在瓜分快递市场。 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对于以价格优势为主导的中通而言,似乎没有太大竞争优势,对于电商商家而言是很容易被替代。 顺丰快递有优质口碑和服务,京东快递有次日达的速度。中通作为通达系的一员,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选择中通大多都是电商卖家的选择。若将中通快递换成圆通或是申通其他等,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影响,或者消费者根本都没有发觉。 中通快递在竞争压力加剧的情况下,只有进一步压缩单价来守住并继续扩张市场份额。
成也电商,败也电商。 总营收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其净利润和毛利却出现下滑。归究其原因,主要受中通快递成本的提高和单票价格下降影响。 目前,中通快递是中国快递行业中唯一市场份额超过 20% 的公司,而公司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市场份额达到 25%。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中通快递在第三季度中扩大基础设施和运营上的成本的投入。 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中通快递加速布局基础设施设备。于此同时,中通也加大了在人工及安装自动化分拣设备成本上的投入,数据显示,分拣中心运营成本为人民币 13.5 亿元,同比增长 38.4%。
但从财报后中通的股价表现来看,资本市场似乎对中通快递烧钱换市场的做法并不买账。 (编辑:淮南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